只同居不结婚?看清这7个法律风险后再做决定
分类:婚恋宝典 发布时间:2021-07-06 热度: 1454
“婚前到底该不该同居?”这一直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话题。
有人说,只有经历过婚前同居生活的情侣才是真爱。
因为一个人到底适不适合你,从TA的穿着根本看不出来,但是从TA的生活习惯一定能看出来。可能TA外表光鲜亮丽,但私底下是一个一个月才洗一次袜子的人。
随着同居生活的展开,双方身上的优点会弱化,缺点会渐渐暴露出来。
有时候摧毁一段感情的,往往只是那几个没洗的碗。
“早点认清,早点解脱。”这是那些婚前同居主义者的口号。
但是婚前同居的弊端也很明显:自己的私人空间变小、更容易因为生活琐事吵架、有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发生矛盾……
不管你是婚前同居的支持者还是婚前同居的反对者,关于婚前同居的这7个法律风险你都必须得知道。
01 都同居了这么久,还不是夫妻?
同居,是指两个相爱的人暂时居住在一起。同居跟结婚不一样,结婚是获得了法律认可的夫妻关系,通过了一定的法律程序,并且这种关系不可以随便解除;而同居是不被法律承认的一种行为,也没有任何法律保障。也就是说,长期稳定地生活在一起,但并不代表你们是夫妻。
影视剧的毒性在于胡搞。来: 女主角对她妈妈说,反正我们没登记结婚,算哪门子的夫妻,想走我随时可以走。妈妈面目狰狞地反问,你们都住一起了怎么不算?
我反手打出一个问号。你管这叫夫妻,充其量算试婚。 只有登记领证才算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夫妻,摆了个酒、同了个居……都不作数。
02 和你同居的那个人,有配偶么?
怎么可能有?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。然而我们遇到过很多类似的咨询,他们要么说自己从来都不知道,自己也被骗了,和ta生活在一起后才知道ta根本没离婚。
夸张一点的剧情,我们也遇到过。和人同居,结果被对方的老婆孩子亲自找上门,三个人排列组合两两开撕,最后变成了牵扯到孩子的家庭伦理剧。
法律是禁止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的,所以在决定和对方一起生活之前,一定要考察对方的婚恋史、婚恋状态。
另外,如果婚后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,还有可能构成重婚罪,望周知。
03 同居关系,互相不享有继承权
我们都知道,合法夫妻双方都有权继承对方的财产(遗产),所以有人认为同居关系也同样适用。
之前我接触过一个案例,男女双方未领证,但一直生活在一起,女方因为车祸抢救无效去世,男方以女方“配偶”的名义去争取遗产继承,但举步维艰。
因为根本不存在婚姻关系,也就无法以配偶身份取得法定继承人资格。
04 同居双方并没有扶养义务
法律规定,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。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,需要扶养的一方,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。
但同居关系并不是。通俗一点说,你的同居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合法不支援你。即便你去主张,也大概率会被驳回。
05 同居财产二三事
都同居了还分什么你我?确实,同居时不分你我,然而散伙时,这笔账就不是这么算的了。
我们先说财产分割问题。和夫妻共同财产不一样的是,解除同居关系时,同居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,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。
什么意思呢?按份分割原则,这就意味着你的出资投入直接影响到你的分割份额。
再说财产归属问题。两个点: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,也就是说约定了归各自所有的,另一人无法分割;无法认定归属问题的双方平分。
另外,同居期间有赠与行为,后面闹掰了怎么处理?一是按赠与合同处理,如果没有合同约定,视为赠与的财务一般很难返还。
所以关于财产问题,见多了奇奇怪怪扯皮的我们,要来打个预防针:同居期间最好做个人财产约定;对自己购置的大件贵重物品留存消费流水;共同出资购买的贵重物品,双方都保存记录。
06 我们的共同开支罢了,不还!
我们经常遇到双方同居期间,关于借贷问题的纠纷。一方问另一方借钱,可能借的金额还不小,但由于关系亲密二话不说就借了,也不好意思跟对方说打个欠条什么的。然而,因为没有借条、欠条等债权凭证,最后借钱的那人拒绝还钱。别问,问就是同居期间共同生活开支。
07 非婚生子女后续问题想过么?
我们也办理过这样的案子,男女双方未婚同居后生娃,结果生完娃后,男方后悔了,想着没有正式结婚,于是选择丢下女方孩子,消失。消失事小,但孩子的后续抚养怎么办呢?
除了经济压力,还有政策压力和社会道德压力。非婚生子女合法入户难,除了高额的抚养费,还有出生证明手续让人望而却步。而没有证明就变成了黑户,黑户孩子没办法顺利上学甚至正常生活。
还有最要命的一点,社会道德压力。很多人都“非婚生子女”这个群体有天然的、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误解和偏见。他们会被言论影响,认为自己是个“野孩子”,产生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心理阴影。
只同居不结婚成为了当下风靡的一种生活方式。很多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,不愿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,认为选择婚前同居可以确保他们爱情的质量。
可是你们是否想过,一段没有任何保障的感情,你们真的能放心吗?同居男女可以随时解除恋爱关系,搬家走人,可以随时放弃又开始一段新的感情。
有人说,只有经历过婚前同居生活的情侣才是真爱。
因为一个人到底适不适合你,从TA的穿着根本看不出来,但是从TA的生活习惯一定能看出来。可能TA外表光鲜亮丽,但私底下是一个一个月才洗一次袜子的人。
随着同居生活的展开,双方身上的优点会弱化,缺点会渐渐暴露出来。
有时候摧毁一段感情的,往往只是那几个没洗的碗。
“早点认清,早点解脱。”这是那些婚前同居主义者的口号。
但是婚前同居的弊端也很明显:自己的私人空间变小、更容易因为生活琐事吵架、有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发生矛盾……
不管你是婚前同居的支持者还是婚前同居的反对者,关于婚前同居的这7个法律风险你都必须得知道。
01 都同居了这么久,还不是夫妻?
同居,是指两个相爱的人暂时居住在一起。同居跟结婚不一样,结婚是获得了法律认可的夫妻关系,通过了一定的法律程序,并且这种关系不可以随便解除;而同居是不被法律承认的一种行为,也没有任何法律保障。也就是说,长期稳定地生活在一起,但并不代表你们是夫妻。
影视剧的毒性在于胡搞。来: 女主角对她妈妈说,反正我们没登记结婚,算哪门子的夫妻,想走我随时可以走。妈妈面目狰狞地反问,你们都住一起了怎么不算?
我反手打出一个问号。你管这叫夫妻,充其量算试婚。 只有登记领证才算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夫妻,摆了个酒、同了个居……都不作数。
02 和你同居的那个人,有配偶么?
怎么可能有?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。然而我们遇到过很多类似的咨询,他们要么说自己从来都不知道,自己也被骗了,和ta生活在一起后才知道ta根本没离婚。
夸张一点的剧情,我们也遇到过。和人同居,结果被对方的老婆孩子亲自找上门,三个人排列组合两两开撕,最后变成了牵扯到孩子的家庭伦理剧。
法律是禁止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的,所以在决定和对方一起生活之前,一定要考察对方的婚恋史、婚恋状态。
另外,如果婚后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,还有可能构成重婚罪,望周知。
03 同居关系,互相不享有继承权
我们都知道,合法夫妻双方都有权继承对方的财产(遗产),所以有人认为同居关系也同样适用。
之前我接触过一个案例,男女双方未领证,但一直生活在一起,女方因为车祸抢救无效去世,男方以女方“配偶”的名义去争取遗产继承,但举步维艰。
因为根本不存在婚姻关系,也就无法以配偶身份取得法定继承人资格。
04 同居双方并没有扶养义务
法律规定,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。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,需要扶养的一方,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。
但同居关系并不是。通俗一点说,你的同居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合法不支援你。即便你去主张,也大概率会被驳回。
05 同居财产二三事
都同居了还分什么你我?确实,同居时不分你我,然而散伙时,这笔账就不是这么算的了。
我们先说财产分割问题。和夫妻共同财产不一样的是,解除同居关系时,同居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,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。
什么意思呢?按份分割原则,这就意味着你的出资投入直接影响到你的分割份额。
再说财产归属问题。两个点: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,也就是说约定了归各自所有的,另一人无法分割;无法认定归属问题的双方平分。
另外,同居期间有赠与行为,后面闹掰了怎么处理?一是按赠与合同处理,如果没有合同约定,视为赠与的财务一般很难返还。
所以关于财产问题,见多了奇奇怪怪扯皮的我们,要来打个预防针:同居期间最好做个人财产约定;对自己购置的大件贵重物品留存消费流水;共同出资购买的贵重物品,双方都保存记录。
06 我们的共同开支罢了,不还!
我们经常遇到双方同居期间,关于借贷问题的纠纷。一方问另一方借钱,可能借的金额还不小,但由于关系亲密二话不说就借了,也不好意思跟对方说打个欠条什么的。然而,因为没有借条、欠条等债权凭证,最后借钱的那人拒绝还钱。别问,问就是同居期间共同生活开支。
07 非婚生子女后续问题想过么?
我们也办理过这样的案子,男女双方未婚同居后生娃,结果生完娃后,男方后悔了,想着没有正式结婚,于是选择丢下女方孩子,消失。消失事小,但孩子的后续抚养怎么办呢?
除了经济压力,还有政策压力和社会道德压力。非婚生子女合法入户难,除了高额的抚养费,还有出生证明手续让人望而却步。而没有证明就变成了黑户,黑户孩子没办法顺利上学甚至正常生活。
还有最要命的一点,社会道德压力。很多人都“非婚生子女”这个群体有天然的、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误解和偏见。他们会被言论影响,认为自己是个“野孩子”,产生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心理阴影。
只同居不结婚成为了当下风靡的一种生活方式。很多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,不愿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,认为选择婚前同居可以确保他们爱情的质量。
可是你们是否想过,一段没有任何保障的感情,你们真的能放心吗?同居男女可以随时解除恋爱关系,搬家走人,可以随时放弃又开始一段新的感情。
查看更多内容
内容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:3878878@QQ.com